12月7日,在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上,联通和华为联合行业伙伴发起“智慧超感知产业推进倡议”,呼吁围绕5G通感一体开展联合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加速标准定义,构建产业生态。
“智慧超感知产业推进倡议”嘉宾合影
5月15日,中国联通和华为召开5G-Advanced技术联合创新发布会,定义“智构新视界、智享大上行、智慧超感知”三大产业新赛道。双方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标准合作和产业推进,取得丰硕成果。
其中,智慧超感知打破蜂窝网传统能力边界,利用5G基站多天线、大带宽等技术优势,为低空无人机、交通、数字世界孪生等场景提供高精度感知,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本次倡议呼吁行业客户、产业生态伙伴共同参与,加速从技术创新到商业应用的落地。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买彦州出席并进行开场致辞,他表示中国联通一直以来都重视科技创新合作,以覆盖完善的5G共建共享网络、优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面向云网端边业的实验开发环境、丰富的产业生态和新技术应用场景,为合作伙伴提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平台。
中国联通科技创新部总经理马红兵表示,“智慧超感知”作为5G-Advanced提出的全新方向,将带来更多应用场景可能,赋能智慧交通与车联网、无人机管理等行业。联通将在3GPP、CCSA等标准组织中联合产业伙伴共同推动标准进程,在需求定义、应用平台、行业标准等生态链各个环节通力合作,推动“智慧超感知”走向现实,诚邀产业各方共同探索“智慧超感知”的应用场景、加速“智慧超感知”的产业构建,引领5G产业下一个制高点。
中国民航局以及北京鸢飞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代表无人机行业生态伙伴发言。低空无人机的快速发展,需要智慧超感知用于低空安防和飞行运营,无人机防御与探测已成为大型活动、机场、能源化工厂等安保基本需求,未来几年国内将有数百亿元的产业空间;5G通感一体将为行业用户提供全新的技术选择,解决目前的许多技术问题,众多行业伙伴将积极参加产业创新,加速构建产业生态。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建设单位、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交通领域行管机构,业主单位及生态伙伴发言。交通强国是国家重大战略,十四五中明确提出2025年C-V2X规模覆盖。路侧精准感知是基础,但当前感知设施部署还面临频谱、性能、成本等众多挑战。5G网络提供感知,一方面提升感知性能,同时简化路侧设施部署,将加速智慧交通的发展。希望产业各方共同打造产业样板,为智慧交通的建设探索新模式。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甘斌表示,自联通与华为联合发布5.5G “智享大上行”“智构新视界”“智慧超感知”三大产业新赛道以来,双方联合产业伙伴持续创新,丰富了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网络能力,极大拓展了5G的应用边界。“智慧超感知”作为最具想象力的新方向,通过通信与感知的融合,给传统无线通信网络带来了全新感知能力,可以支持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重构和融合,高效使能元宇宙和万物智联。华为呼吁产业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新场景、定义新需求,共同加速“智慧超感知”的产业进程。
当前,联通和华为联合产业伙伴在无人机轨迹探测、道路感知等场景做了初步探索;未来,将和产业伙伴共同探索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定义新需求,共同加速“智慧超感知”产业进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