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移动通信行业需要2 GHz及以上的中频频谱,以满足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速率要求。同时根据GSMA近日发布的一项针对全球36个城市的研究,这一举措还将最大限度地减少5G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消费成本。
该研究表明,为在2030年之前达到ITU制定的标准,全球决策者应统一向移动运营商发放3.5GHz、4.8GHz和6GHz等频谱资源。只有确保提供足够的频谱资源,才能在特定场景下充分释放5G潜力。此外,大量的天线和基站建设还会增加碳排放和消费成本。根据Coleago咨询公司的研究,额外的频谱资源可将网络的碳足迹减少两到三倍,同时促进移动连接的可持续发展。
开放2 GHz频谱也将使5G服务变得更加实惠。如果一个城市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站以应对800–1000MHz频谱资源稀缺的情况,其部署成本将会增加7.82亿美元,达到58亿美元。预计在十年内,其总成本将上涨三到五倍。
中频频谱的开放还将促进固定无线接入(FWA)的发展。研究表明,随着2 GHz频谱的开放,每个基站可以覆盖的家庭数增加了至少五倍,远超光纤覆盖,而高性价比使得更多家庭可以乐享高速互联网业务。
2023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将是全球移动产业对齐中频解决方案政策的关键机会。该频谱的开放将确保移动运营商能够实现ITU制定的目标,以满足未来消费者和企业业务的需求,即下载速度和上传速度分别达到100Mbps和50Mbps。
因此,GSMA呼吁监管机构采取如下措施:
附GSMA原文链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