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频云市场仍在高速增长。
1月11日,记者了解到,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视频云市场跟踪(2021上半年)》报告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视频云市场规模达到43.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38.7%,其中视频云基础设施与解决方案市场增速分别为36.9%和47.6%。
虽然在竞争加剧、部分赛道增长乏力等短期因素影响下,中国视频云市场增速相比上期有所放缓,但IDC判断,中国视频云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中。在这背后,视频云正在加速摆脱传输管道地位,体现出更丰富的内涵。
在增长更为强劲的解决方案市场上,腾讯云、阿里云、百度云、华为云、金山云等五大厂商市场份额达63%。其中,腾讯云自2018年以来,已经连续四年保持行业第一的地位。
从产品类型看,在传统直播、点播转码产品外,各类自动化/智能化视频内容生产工具、AI审核方案等正在成为视频云解决方案市场重要的增长引擎。
而在基础设施市场上,五大头部云厂商同样占据主导地位,合计份额持续提升。在总播放时长不断增加、内容高清化背景下,客户对视频带宽需求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各类视频编解码方案、算法和智能模型迭代升级,视频内容丰富程度不断提升,也带动了视频云算力和存储资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展望中国视频云市场的未来发展,IDC中国行业云服务研究经理魏云峰表示:“视频云正在加速摆脱传输管道地位,体现出更丰富的内涵,极致高清、极致交互与极致沉浸的视频能力,以及融合了AI技术的全链路视频优化与处理方案,已经成为互联网视频客户提升视频质量、拓展视频形态、丰富视频玩法的必需能力,甚至是支撑未来各种元宇宙构想的重要基石。”
可作印证的是,在RTC(实时通信)赛道上,腾讯云取得了头部厂商中的增速第一。其核心产品TRTC正是通过服务QQ、腾讯会议、全民K歌、王者荣耀等国民级应用积累了全球领先的音视频编解码、音视频AI处理和后台架构技术,在高清、实时、沉浸式三大方向上都有突破,从而联动腾讯云优势直点播能力,一站式满足外部5000多行业客户的音视频需求。
前不久,腾讯云音视频就基于TRTC和5G网络技术发布“腾讯云无界”远程实时操控解决方案,突破行业视频画面传输的时延瓶颈,提高煤矿、港口、交通等行业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视频云不断拓展行业应用场景的进程,将会继续带动相关市场的增长。IDC认为,4G商业化和新冠疫情先后带动了视频云市场的两次增长高潮。而未来,广电传媒、零售、医疗、金融等传统行业客户的各种视频化探索与创新,亦可能成就视频云市场的下一次繁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Meta公司FAIR实验室与UCLA合作开发了名为HoneyBee的超大规模视觉推理数据集,包含250万训练样本。研究揭示了构建高质量AI视觉推理训练数据的系统方法,发现数据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最佳数据源比最差数据源性能提升11.4%。关键创新包括"图片说明书"技术和文字-图片混合训练法,分别提升3.3%和7.5%准确率。HoneyBee训练的AI在多项测试中显著超越同规模模型,同时降低73%推理成本。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上海AI实验室团队提出ViCO训练策略,让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能够根据图像语义复杂度智能分配计算资源。通过两阶段训练和视觉路由器,该方法在压缩50%视觉词汇的同时保持99.6%性能,推理速度提升近一倍,为AI效率优化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