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今日表示:矿鸿操作系统商用一年,进入规模化复制阶段,5G+AI助力矿业智能化发展步入全新阶段。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指出:华为致力于携手伙伴,帮助行业客户选好技术,用好技术。为行业客户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深刻的理解一个行业。助企业选好技术、用好技术。华为煤矿军团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在煤矿智能化领域已经看到了一些效果。
国家能源集团与华为联合创新的矿鸿操作系统,已经在神东13个煤矿和1个洗煤厂3300多套设备部署矿鸿,其中乌兰木伦矿实现了全矿的部署。实现了联接、交互、数据访问三大转变。涵盖了多种创新应用场景,包括:装备智能控制、固定场所无人巡检以及设备在线升级,时间从1天缩短到4分钟。
在煤矿领域,当煤矿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设备互联互通难,数据取不出,流不通。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到最适合的网络技术。我们把5G、F5G全光联接及IPv6+技术,从地面带到井下。这些技术的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可满足如视频回传、远程控制等多场景需求。光有网络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把设备联进来。
但是,井下设备种类繁多,标准也不统一,无法联通。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去年9月份,华为煤矿军团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了30多个伙伴,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基于鸿蒙开发了矿鸿操作系统,这是矿山领域首个物联网操作系统。矿鸿是面向矿山设备的新一代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了统一语言,让所有的设备都讲“普通话”,一套系统覆盖大大小小的设备,一套协议让不同设备数据共享,实现了人机互联、机机互联。
除此之外,利用5G+人工智能视频拼接技术,实现远程操控,让煤矿工人从井下走到井上,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现远程采煤作业,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提高了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5G实时回传主运皮带的现场高清画面,人工智能算法精准识别运输皮带上的大块煤、锚杆等异常,从人工分时段巡检转变为智能全时段监测,保障了主运皮带的正常运行,可减少20%井下巡检人员。
华为煤矿军团以领先的ICT技术深度融合矿山生产实践,构建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将“统一标准、统一架构、形成统一的数据规范。”作为建设核心、以下一代物联网为基础、云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矿山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应用模式,重塑矿山企业新形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新业态。携手行业,释放矿山行业全新价值。助力矿业“安全、少人无人、高效”。
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华为愿与客户和伙伴一起,坚持开放、创新、合作,携手推进数字化进程,释放数字生产力,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四川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当前先进的AI模型在面对信息不完整的数学问题时,缺乏主动询问澄清信息的能力,更倾向于基于假设给出答案。
中南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TextAtlas5M数据集,包含500万图像-文本对,专门解决AI长文本图像生成难题。该数据集平均文本长度148.82词,远超现有数据集,涵盖广告、学术、教育等真实场景。配套的TextAtlasEval基准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商业模型也面临显著挑战,为AI图像生成技术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从11岁就梦想造人形机器人的Bernt Bornich,用'huggable'形容他的Neo Gamma机器人——这个能举起150磅的66磅'运动员',正以家庭为试验场突破AI学习瓶颈:'工厂20小时就触及学习天花板,而家庭环境的多样性才是通往AGI的钥匙'。
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创建了史上最难的AI视觉测试ZeroBench,包含100道精心设计的视觉推理题目。在这项测试中,包括GPT-4o、Claude、Gemini在内的20个全球最先进AI模型全部得了0分,暴露了当前AI在基础视觉理解上的严重缺陷。研究发现AI主要在计数、空间推理等基础任务上失败,而非逻辑推理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