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2022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以线上的形式召开,在“中国移动产业链创新暨算力网络分论坛”上,中国移动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举行了DPU创新开放实验室共建仪式,共同推动DPU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发展。
中国移动提出算力网络以来,已经获得了业界广泛共识,优化数字化转型的算力基础底座,实现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的算力架构是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DPU作为CPU、GPU之后的“第三颗主力芯片”,基于以数据为中心的全新计算架构,实现管理、网络、存储、安全、计算等功能卸载,为支撑新型算力业务提供了高性能、低功耗的解决方案。为了完善DPU技术体系、健全产业生态,形成更加开放的协同发展模式,中国移动和华为已经开展了一系列DPU相关合作。
为明确产业方向,统一业界共识,今年7月,中国移动联合华为等合作伙伴发布了《中国移动DPU技术白皮书》,对DPU的产业现状、技术架构和标准化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为加速DPU产业繁荣发展,开放产业生态,中国移动联合华为等合作伙伴在OpenInfra开源基础设施基金会中共建CFN开源工作组,并联合成立算力卸载与集成子工作组,共同探索DPU算力卸载能力建设,融入更多产业伙伴。
未来,华为将与中国移动一起持续建设DPU创新开放实验室,以业务需求出发,贡献技术能力,共同开展DPU创新试验验证,推动DPU产业稳步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通义实验室发布首个媲美顶级闭源系统的开源超级网络智能体WebSailor,突破性解决开源模型在超高不确定性任务中的系统性推理难题,在BrowseComp基准测试准确率提升3倍,标志着开源技术在复杂信息搜索领域的历史性跨越。
印度理工学院团队推出EKA-EVAL评测框架,首次实现对AI大模型的全方位多语言评估。该框架整合35个评测任务,专门支持22种印度官方语言,涵盖推理、数学、工具使用等核心能力。相比现有英语中心的评测工具,EKA-EVAL填补了多语言AI评估的重要空白,为全球语言多样化地区的AI发展提供了标准化评测平台。
随着VMware推进基于核心虚拟化技术的私有云愿景,竞争对手正加速开发替代方案。OpenNebula发布7.0版本,新增ARM处理器支持和增强的PCI直通功能,可部署在AI工厂中。红帽OpenShift Virtualization 4.19版本在Azure、Oracle云和谷歌云上提供技术预览。容器运行时Edera使用Rust重写了开源Xen虚拟机管理程序的控制平面。Nutanix发布7.3版本,增加多集群虚拟交换机。这些活动源于博通对VMware的改变,后者专注于价格昂贵的Cloud Foundation套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RISP-SAM2智能医学影像分析系统,能够结合文字描述和CT图像同时进行器官识别。该系统通过跨模态语义交互技术,无需医生手动提示即可精准分割18种人体器官,在七个数据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了新的AI解决方案。